這週的實習內容是參加社區發展工作幹部培力研討會。
以往我們都是以參訪社區居多,而這次的實習則以面對社區幹部為主,
因此我們可以聽到更多關於社區實務面操作時遇到的困難。
聽完整場研討會,發覺各式各樣的社區有著不同的問題存在。
剛起步的社區跟隨著發展健全社區的腳步走,
藉由參訪優良社區以幾起社區居民的意識,他們擔憂的是居民沒有從事社區工作的意願;
發展中的社區則是忙著爭取各式各樣的資源,以茁壯自我社區的發展;
發展健全的社區,已得到許多評鑑的認可,
並且有著比別人更多資源的挹注,因此他們思考的是該如何維持著現有的發展規模,以持續的精進。
然而,雖然不同的社區有著不同的發展策略,但透過此次的研討會,
我發覺從事社區工作有幾個共同應注意的面向:
一、家庭的支持
從事社區工作往往必須利用閒暇的時間進行,加上許多臨時事務的突發,
因此可以說社區工作並沒有一個固定範圍的工作時間。
此時,家人的支持便顯得相當重要了,一但家人持反對的態度,
那麼從事社區工作時便會遇到許多困難。有了家人的支持與諒解,進行社區工作時便可無後顧之憂,
如此才較易全心全力的投入。
二、派系問題
派系問題恐怕是每個社區都會面臨到的發展困境。由於以往政策的影響,
因此社區理事會遺留下來的問題往往造成許多社區在籌組社區發展協會時遇到困難。
而這困難正是行政體系上的衝突,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往往與村里長發生衝突,
因此互扯後腿情況的發生也就不難想像了。
不過,如同在研討會上一位理事長提到的:
「理事長和村長應是要相互合作的,理事長扮演的是地方發展的角色,而村長則是負起行政體系上的責任」。
因此,從此角度觀之,理事長與村長的角色並不是衝突的,
相反地二者之間還是必須相互合作的。只可惜,多數社區內部並無法達成如此共識,
因此往往發生幾種狀況:一種是因為派系角力的關係,使得籌組社區發展協會遙遙無期;
二是即便籌組成功了,內部鬥爭的痕跡也是隨處可見。
因此,從事社區工作時所必須面對的首要挑戰便是克服
社區內的派系鬥爭問題,如果能夠處理得當,那麼該社區的蓬勃發展將指日可待。
三、志工參與的重要性
因社區發展協會是NPO組織的一種,因此也十分強調志工參與的重要性。
然而,強調志工參與並非只注重其免酬勞的一面,其背後更代表著「社區意識」的有無。
一個社區如果志工踴躍參與,那麼代表著該社區居民對於社區有很強烈的認同感,
因此會犧牲奉獻於社區;相反地,如果一個社區發展協會在籌辦活動時,發覺志工招募不易,
那麼該社區可能出現了發展危機。一個志工不踴躍參與的社區,
很難說是具有高度社區意識的社區;而社區意識正是一個社區得以發展的最好基石。
因此,從事社區工作首要步驟便是喚起居民的社區意識,號召更多居民共同投入社區事務,
如此才能將社區發展帶至另一個境界。
四、發掘社區資源
在過去,無論是教科書或者是實務工作者,在踏入社區第一步時,
往往先進行社區需求調查,接著再依調查結果連結各界資源以滿足其需求。然而,現今情況改變了。
現今將以發掘資源代替連結資源,也就是說,在初踏入社區時,不再強調需求調查的重要性,
而是先進行社區內部的資源調查。從這個趨勢來看,可以發現社區工作
已由以往較為消極的滿足需求轉變為積極的發掘社區資源。先了解社區內有什麼資源,
才能夠真正的認識社區;了解社區後,才能夠真正的知曉社區內有何種問題存在,
因此,此種積極取性的展建是現今社區工作發展的一大轉變,
目的即是讓社區先了解自我,而非一味地尋求外界資源的連結。
五、學生的角色
許多剛起步的社區往往尋求校園裡學生的協助,或是文書處理,或是活動辦理。
然而在實務面上,往往發現部分社區過度依賴學生,也就是說,
遇到困難時經常第一個就想到尋求學生的幫助。可是我們要思考的是學生在其中的角色應為何?
學生在進入社區時,並非只是協助社區處理事務,他們還有更重大的任務在身:賦權予社區。
因此,如果學生進入社區只是一味地幫社區處理東處理西的,反而只會造成社區的依賴,
對於社區的發展非但毫無幫助,還可能害了一個社區。其實對於學生來說,
幫忙處理社區事務並非太困難的事情,甚至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道理,
只是在面對社區的過度依賴時,也應該好好地思考自我與社區間的關係應是為何?
兩者間的關係是一種互相學習的動態歷程,還是一種靜態的依賴關係?
學生對於社區是可以有幫助的,也很有可能是有害的,如何拿捏兩者的份際,是社區工作的一項挑戰。
六、經費來源
在社區工作逐漸受到國家重視的現今,從國家取得經費似乎已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了,
然而,卻必須開始思考錢應從何處來的嚴肅課題。
其實這是一個很兩難的問題,我們期待看見一個高度自主性的社區,
然而這似乎表示著國家角色的退縮。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社區財源完全自主,
這對社區發展來說是一項很好的事情,但是一但如此,國家在其中能扮演什麼角色呢?
會不會因此國家就有了退卻其角色的錯誤認知?又,如果一個社區財源完全的依賴國家,
國家的角色便很明顯了,但是這對社區的發展來說卻不是一件好事,因一但國家抽離的財務責任後,
該社區便無任何回應能力。因此,社區發展的經費究竟應多少來自國家,多少來自社區?
將牽涉到社區是否過度依賴國家的課題,而這課題也是未來社區發展是否能夠具有自主性的關鍵。
七、資訊的更新
現今國家政策瞬息萬變,一個好的社區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特質便是時時掌握最新的訊息,
否則空有熱情卻不知外在環境的轉變,將無法帶領社區走向發展高峰。
社區工作者需了解現今環境的轉變、居民需求的改變及國家發展的重點所在,
才能夠將社區帶進正確的道路上。因此,從事社區工作時必須對於環境的改變有相當的感銳度,
對於政府政策的轉向也必須有所了解,如此才能夠稱的上是一位好的社區工作者。
八、居民教育素質
與社區意識息息相關的是居民的教育水準。
正如同會中一位來自嘉義沿海地區的理事長所提到的,社區居民如果教育水準普便不高,
那麼很難具備著公共關懷的素養,一但公共意識低落,社區意識便很難發展。
因此,社區工作並非只有關注環境的改造與弱勢人口的福利課題,其還必須將焦點放置教育上,
透過教育的提倡,讓居民具有高度的公共關懷情操,如此才能夠使得社區的居民得以凝聚,
社區意識才得以萌芽。
九、周圍資源的支持
一個社區在發展時並非是單打獨鬥的,學界與政府適時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政府如果有好的社區工作團隊,那麼將引領社區走入正確的道路;學界如果願意輔導與支持社區,
那麼將使得社區發展同時具備理論與實務。嘉義縣的社區發展之所以如此蓬勃,
其實就與政府大力支持及學界持續投入人力有關。
社區工作並非單單只是該社區的事情,周圍的資源如果能夠適時的給予幫助,
那麼將能夠使得該社區更快的走向發展健全的社區。
社區發展工作是一個複雜且具有多面向的議題,其成功與否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社區的成敗而已,
更在於顯現一個國家的第三部門力量大小與否。如果一個社會民間力量蓬勃發展,
對於該國家的整體發展來說也是有助益的,
因此,從事社區工作時所關注的焦點就並非只有在社區內部而已,而是應將發展策略與國家利益連結起來,
使得社區的發展同時也是國家的發展。如此一來,社區發展也就將成為社會發展的基石,
社區工作的未來也將更具有前瞻性。
- Apr 29 Sat 2006 13:33
社區發展工作幹部培力研討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