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這雖然是上禮拜的事情了,
不過因為最近沒什麼事情好PO的,
所以又從腦袋裡挖掘出一些些關於讀書會的記憶,
試圖充充版面嚕!
這次請的講師是林佳和,
對於他其實並不感到陌生,
因為之前暑假實習時就有聽過他上課,
然後更早之前,學術組也有請他來演講過,
只不過呢,大概我不是什麼優秀的好學生吧,
所以他都不認得我,泣.........
好唄,回歸正題,
這次的主題我很有興趣,
是在講熊彼得福利國家的東西,
關於這個概念,
我在去年的年會上就有讀過李碧涵老師的文章了,
因此這次paper的概念多少懂ㄧ點,而且我覺得這種文章滿有趣的,
很值得好好地研究研究
先來說一個題外話,
那天讀書會的時候,我總是覺得我旁邊有一個男的一直在看我,
我寫東西也看我,我看文章也看我,甚至我跟我同學講話也看我
那時我直覺的認為這個人非常的詭異,難道他是愛上我了嗎?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人也有考上社福所,
是我未來的同學, = =
天呀!太詭異了,我實在很受不了有人一直盯著我看,更何況是不認識的人!
哈哈,再度回到正題,
這次的讀書會整場聽下來,
感覺很不錯,就是有林佳和的風格,
無論是概念介紹或者回答問題的方式,我都很喜歡!
聽完之後,又再次深深地覺得台灣的集體勞動力量實在太弱了,
這個問題我想大概不是念勞工系的人也知道,
我還記得去年勞陣實習時,何明修也講過這個問題,
然後我問他,"難道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沒有什麼解決的方式嘛?總不能這樣抱怨下去吧?"
結果他的回答還滿令我訝異的,
他說,"這有什麼辦法,就像你天天抱怨政治人物與媒體,但情況總是沒改變"
這番話帶有點無奈,但卻有幾分道理
當學生的時候總是有很多理想與熱情,但現實面能否允許這種理想與熱情存在?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太多疑問等著我們去解答!
有時候想想,路徑相依理論還真是頗有道理的,
不過我真不希望這套理論在台灣上演,
否則台灣的勞工集體力量除非有特殊的誘因,要不然將會順著原有的路走下去
到時我想只有破壞既有體制接著重建一個新的路徑,
如此才能夠喚起勞工集體意識!
只是,會有這樣的一天嗎?
還是我們只能繼續說著無奈的話,繼續面對著無奈的現實?
- Jun 06 Tue 2006 14:57
福利國家讀書會part 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