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是星期一,往後的星期一應該是星期一到五最忙碌的一天吧!
往後的每個星期一早上要和老師meeting,下午有時要跑社區,
跑完回來通常就接近兩三點了,
但是我4點要上課,上到5點半,接著6點45要上課,上到9點15,
所以一整天都沒得睡也沒得休息,降真的有點累人說~
其他的日子就還好了,
除了星期三早上要開會與值班,星期五下午要實習之外,
剩餘的時間不外乎就是上課,看paper(這個習慣一定要養成阿!!!)

今天下午去看一個ngo
(名字不能說,因為接下來要稍微評論他一下,
所以這個秘密只有三個人知道,一個是老師,一個是我,另一個不能說,哈哈)

這個ngo該怎麼說呢,它的理事長非常熱心,我認為具備從事ngo事業的特質,
從他的介紹中我們也了解這個組織做了不少事情,關心的議題也很廣泛,
但是呢,最奇妙的一點就是,他似乎與所在地的社區沒有什麼互動,
也就是說,當地居民"似乎"對於這個組織並不很認同,
例如,理事長一直想把這個ngo當作社區開放的圖書館,但來的人數卻不多!
這聽起來有點奇怪,因為通常一個社區裡有這麼一位如此熱心的人士,
大家應該覺得很開心才是,怎麼反而有點退卻呢?

我提出幾點我的看法:
首先,就如同老師所說的,他真的了解社區嘛?
做社區並不代表了解社區,因為他並不了解社區民眾的需求是什麼?
在這點上,我認為他想推動的議題層次太高了,
且我並不認為台灣目前的社區有能力承擔這個議題的討論,
舉例來說吧,
他似乎頗注重"教改"的議題(從他屋子裡挺多關於教改的照片可看出),
沒錯!台灣普遍許多人都關心教改,但是如果把教改放在社區的層次上,
我認為是不恰當的,也就是說,他應該先把社區民眾關心的議題搞好,
例如民眾很希望社區辦個音樂會,他可以先從這方面著手,
等到爭取到民眾的支持後,再推他想推的也不遲
接著,就是管理的問題,
這個ngo成立也將近快四年了,但似乎看不到什麼管理的概念包含其中,
(這個挺難講的,而且有些東西不太方便講,所以這點到此為止,哈)
最後,我覺得他首先要把他想關心的事務聚焦,
而不是一次做很多議題,
究竟是要深根社區,還是要拉高議題層次,是首先要思考的!

不過,也許是曲高和寡吧!
先知都是寂寞的,也許過了一二十年,
社會對他的看法會有所不同,
嗯,
畢竟他是有熱忱的,希望往後的日子他能夠達成他的目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mspp 的頭像
iamspp

yo 你好 我是SPP

iams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